365天,轻松学英文,
365天,坚持学英文,
让我kaiyun官网app下载们每天浸泡在奶与蜜
慢滋养式学习环境里!
适合人群:
(1)对亲子英文学习有困惑的家长们
(2)正在学英语的任何年龄的学习者
“大家说英语”
微信群发起人
张原平
Bookberry儿童图书馆创建人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同声传译
童书翻译、编辑
原平老师凭借自己学习英文的经验和体会、大量英文原著的阅读量、英语文学类作品的欣赏底蕴,以及在自己孩子身上实践的教育理念,影响着身边一个又一个家庭。
原平说:
我kaiyun官网中国来说说这个群的目的,和我作为发起人来运作的方式。
成长 grow :开云官网中国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小基地,将奶与蜜的滋养理念从脑海中的种植出一株株小苗,茁壮成长,自然结出丰沛甜美的果实。
信念faith :
这是一个过程,每一步都很重要,并且在很多的时候,是看不到进展的。在看不到进展的时候,还要坚持做,就需要“信念”。
真理 truth :
这个信念,不是偏执狂脑海中臆想,而根植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真知。
问题 question :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奶与蜜所秉持的滋养使命,我要带领大家重新设定命题:
· 我们为谁捧起书?
· 阅读一定要快乐,但在不会英文时如何实现英文绘本 的阅读乐趣?
· 什么样的英文学习是在解决家长现在的焦虑?
· 什么样的英文能力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这样的群每天都会聊什么呢?
每日问答的互动环节

有趣的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料分享
理论知识点的解说和滋养理念的传达
更有固定的学习资料:
《空中英语教室-大家说英语》
(每月一期,每天都有不同的话题哦~)
PS:针对《大家说英语》这本杂志
每天的音频资料我们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定时发到群里,大家可以起床后就开始听,稍晚一些,我们又会把相应内容的图片发送到群里。
我们会制定集体自学的框架和最低完成任务项,每日、每周、每月都有设定目标。
对于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我们都会以最专业的理论和最深切的实践效果去回答。
进入页面后,请选择:
2017年《大家说英语》杂志
进群方式
2. 留言:你认为在学习英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至少一个),
如果是会员,格式如下:
我的会员号是:****
我要加入“大家学英语”。
我的问题是:1.*****;2.*****。
如果是非会员,格式如下:
我要加入“大家学英语”。
我的问题是:1.*****;2.*****。
3. 微信转账给Bookberry小秘书:
非会员每天1元,一次交付一年 365元
Bookberry儿童图书馆会员只需交付1元
4. 等待小秘书拉进群( ̄▽ ̄)"
如果你是一个
或者有信心成为一个“有效的自学者”;
如果你相信英语是可以自然习得的;
如果你相信原平和Abby;
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个356天的承诺;
我们每天都在“Bookberry*大家说英语”等着你!
群内部分问答分享:
示例1
Q:
我家宝宝马上3岁了kaiyun官网app,我是3个月前开始每天坚持1小时对她进行英语启蒙的,方式主要是听英语歌、亲子共度英文绘本和看Peppa Pig,总结这3个月的启蒙,我发现收效甚微,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视频和音频中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对应和运用的不够,过分追求数量而忽略了kaiyun中国真正有效的输入。所以我想问:
1、英语启蒙如何达到有效输入?
2、何时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比较合适?采取什么方式?
A:
书,也称为精神食粮。其实是非常有其道理的。当我们开始有类似这样的疑问,我建议,我们用 “吃饭” 这个人人都清楚,也都有自己见解的事情做个类比。
吃饭是每天的事情,孩子身体的成长也是慢慢来的。因此你会在3个月后发现孩子只吃饭不长高就不给他吃吗?说回到语言的建立,你会因为1、2岁的孩子不会说话而觉得天天的家庭语言环境“收效甚微”吗?这还是母语啦。要达到母语环境的输入,每天需要半天或以上的时间。如果单天达不到,那就坚持再累积。
关于如何实现有效的输入,之前在语言假说的讲解中,专家回答啦。
这里再说一次:
The Input Hypothesis. 语言输入假说——
语言输入为克拉申的核心思想。他强调学生不需过度注重口说或写作(“输出”),而必须通过阅读和听力吸收、“输入”语料;而该材料必须是稍微超过学习者目前的水平,但又不至于让学生无法理解。假设学习者目前的水平为i,又假设1为适当的挑战难度,那教学者应给予的阅读和听力难度即应是“i+1”;换言之,若太简单则成为i-1或i+0,皆无法使学习者成长,而太难如i+2又会挫折学生。由此可知,教学者应深入了开云官网入口解教材进度与学生程度(i),才能给出(对学生而言)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可理解的输入,以及,“i+1”的难度,是克拉申关于“输入材料“的两个要点。
我觉得,在选材上,真实、有趣、贴近学员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上面问的问题。我的建议,继续现在做的事情,每天1个小时也是非常好的啦。可以把英文歌、听故事在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自然拼读,一定要自然。我们在群里慢慢会自然地接触到自然的方式。
Micheal Rosen本人就不是非常同意英国教育机构强推自然拼读的做法。
其实就像我们接触的汉字多了,也就开始一边读,一边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猜一猜了。关键还是多听多看多读。不然就像那个学了一、二、三,就去给万先生写请帖的笑话啦。语言不是数学,学了公式就可以套用的。我们家长不要迷信。英语,可能是拼写文字中最不符合发音规则的一门语言啦。
示例2
Q:
如何让孩子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摆脱哑巴英语!
A:
学得内容要贴近日常的生活。交谈对话要有对象,如果自然环境中没有可以说英文交谈的人,就不要在这方面“检查”孩子。要相信并持续做我们现在做的,某一天有场合,孩子听得懂,想交流,自然就开口了。
示例3

Q:
孩子对英语不排斥,但也不怎么感兴趣,不会主动接触英语绘本或是其它英语资料
A:
这个孩子应该还小吧。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我想说,语言的习得需要输入打基础,让人不排斥,然后知道语言和其他发声不一样可以用来交流,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就使用了。这是母语的情况。
我们的孩子仍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习得英文,就像中文一样。孩子对英文不排斥,那就多多制造机会,播放一些音频、视频材料吧。
问问题的朋友,我能感受到,实际的行动还没有调动起来。还信心不足,一直看孩子的反馈来思考自己的行动。
我在这个群里之前的唠叨,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以及我孩子的实际情况,希望能够给大家坚定我们现在的道路方向。
示例4
Q:
我的问题是:
1.原文绘本我们也会亲子一起使用点读笔阅读,但孩子更喜欢我读给她听,只是再怎么学习,也不可能像点读笔那么标准,有点担心孩子的会不会被我不标准的发音带偏?
陪孩子读原文绘本时,除了阅读原文的文字内容,我们也会一起看图画。我会试着以自己能说的出来的简单英语来跟孩子分享,但自己词汇不够,加上怕孩子听不懂,错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所以也会加入中文的说明。当孩子听到中文说明,眼睛会发亮,也更喜欢这些故事,通常听一次就会记得故事内容,未来聆听的过程,即使我读英文,孩子也是重复中文内容。我觉得孩子能这样开心的阅读绘本,用什么语言也没关系。
2.只是疑惑自己需不需要因为担心孩子听不懂英语,就加入中文说明呢?还是继续坚持学习和她说英语,相信她可以理解呢?(我非常喜欢绘本,也很希望能朝英语母语化的目标前进,虽然距离还相当遥远…。谢谢奶与蜜和原平、abby这么用心,很支持你们的理念,也非常期待被你们滋养,并学习成为滋养孩子的母亲。辛苦了!加油)
A:
1. 孩子喜欢,你就读给她。妈妈的声音是孩子最喜欢的。发音方面不是太大问题,建议妈妈放音频和用点读笔时,是和孩子一起听,或告诉孩子是妈妈想听,邀请孩子“来陪妈妈”。
2.这样做的绘本阅读非常 “奶与蜜” ,就这样做吧,用你们最舒服的方式。明白内容更重要,无论用什么语言。建议加入一些童谣、手指谣,因为孩子喜欢韵律和节奏,和游戏。手指谣非常增进亲子互动的乐趣。
示例5
Q:
原平老师,如果孩子就喜欢那么一两首手指谣,其他没有耐心听,这怎么办呢?
A:
说明孩子还没听够嘛。 我又要用吃东西举例啦。你喜欢的菜是不是喜欢一遍一遍的吃?!如果有人在你要吃你最喜欢的东西时劝你,放开,试试你从来没有吃过的某一个更好的,你的直觉反应是什么?所以,我知道也许你会问,那么是不是永远就只吃这个菜,永远不吃其他的啦?放心吧。内心得到满足的人,更敢于未来的尝试,更有信心应对挑战!
互动
原平:
大家周末好!本周和几个群里朋友见面时进一步聊了大家最近使用这个材料的情况。大家(都是成人)表示,看着文字听材料比较容易懂,所以还是希望有个固定的时间来听。但这样一来,就意味着,这个20多分钟的音频文件需要至少半小时,如果加上查字典,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结果呢,要每天都做,实际上是很难执行的。
这是不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那我们成立这个群久仅仅是监督大家空出时间吗?
大家知道吗?看文字,听材料,对语言习得是大大的伤害!!!!
但也不是完全不采用这样的方式。就这个问题,我的直觉告诉我是不对的,但具体的理论依据我请教了Abby老师,她向我介绍了非常重要的内容,并结合了实际经验做了很好的解释。
Abby:
今天和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吃饭。朋友的孩子Joyce已经上小学六年级,去年在加拿大交流过半年之久。Joyce是学校里,任何地方的佼佼者,任何一方面,没有不优秀的。吃完饭后,我请Joyce听听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传奇》的音频,让她告诉我能听懂百分之多少。她说有50%吧。然后又听Roald Dahl里面的故事,60-70%。最后让她听了Horrid Henry,大概80%。
随后,我让她从今天开始坚持听原版英文儿童文学,从Horrid Henry开始,每天没事就听,只要有空,能一心二用的时候,就放着听,不许间断。而且要求是,不许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不许听到不会的去查字典,不!许!查!字!典!
她的妈妈对我的指导非常不解,我就给她解释:
1. 中国孩子学英语最大的弊端是听!的!太!少!导致几乎所有的孩子的英文发展都是倒置的,从Joyce身上可以看到,她可以比较流利的说英文(但可能书本话语言比较多),但是听力实在无法与口语相比。一般来说,正常的语言发展,应该是听力先发达起来,我们的母语就是先听,听好久好久之后才能说出来一点点。生活中80%的文字信息传播是通过听力,所以一个人的听力如果不好,生活会非常受限,导致别人会觉得这个人有点愚钝(其实智商没有问题)。
Gracie(Abby的女儿)和Coco(原平老师的女儿)的生活中大部分充斥着听到的故事,她们俩基本上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50%以上的时间都在听故事。请注意,这个时间比例不是因为她们上国际学校,而是我和原平有意让她们在听原版小说。Gracie(7.5岁)和Coco(8.5岁)听《纳尼亚传奇》的原版英文广播剧,理解度能达到95%以上(无意比较)。这也是同龄英语母语小孩儿的水平。
但这时,我和原平并没有借助我俩的英文优势,而只是让她们每天都在听任何人都能触手可及的喜马拉雅电台资源。Gracie现在已经听了37本厚厚的英文儿童文学了,有时候我都觉得她的听力比我的还好,听到紧张之处,我必须放下手上一切工作,专心听才能跟上,跟不上还要请教她刚才发生了什么,但是Gracie一边玩一边听,一点压力都没有,她可以把我落下的所有细节都讲给我听。所以,这个功夫任何人都能做到,只是需要坚持听!听!听!
2. 我给Joyce的第二个建议--不许看文字,不许查字典,可能更匪夷所思,则不然。
练习听力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语言回归原本呈现的形式。
当我们小时候听妈妈讲话的时候,有没有提前让妈妈写个讲稿,我们一边看文字,一边听她讲话?No!我们有没有听到一处不懂,让妈妈暂停,我们先去查查字典?No!有研究表明,在听一个内容的时候,一边看文字或经常暂停查字典,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会让你的听力更退步!原因是,听别人讲话是为了了解别人说的大意,而不是每个词的意思!注意,你听的是大意,不是词意!即便是母语交流的时候,如果你多加意识,你会发现你也不会真正听清对方讲的每个字,但是你还是理解大意。这也符合应用语言学中所提倡的Comprehensive Input(可理解的输入),大概意思懂就可以了。
如果你用书写文字和查字典来打扰你,你的听力不会得到任何锻炼,反而会因为脑神经一直被打断,无法形成畅通,听力无法提高。
3. 为什么给Joyce的听力训练计划是先听Horrid Henry,再听Roald Dahl,再听Narnia呢?
这是根据Joyce对不同材料的理解程度来定的。我们不能总是听跟我们水平一致的材料,这样听力不会提高。根据i+1的理论,我们应该接触比我们程度高一度的材料,然后循序渐进。
原平:
语言能力的因素里有一点叫Fluency(流利度),这个流利度不仅仅指能说的流利,读的流利,写得流利,而且竟然也有听的流利。也许你会认为听的流利肯定是讲话者的事,只有他讲的流利,我们才能听的流利,其实不然。听的流利就是能够顺畅的理解输入到耳朵里的信息,如果不停的查字典去打断,还哪来的流利!
Q:
一直想问一个问题,恰巧刚才abby老师也提到了的,就是关于可理解性输入的。如果孩子小一点或者正在语言敏感期的时候,Ta对于听懂听不懂好像没什么排斥,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早期没有太多的输入)她对于听的东西在听懂方面就会有要求,她对于能理解的英文或者有翻译的英文就会更感兴趣,而对于听不懂的就会不敢兴趣或是排斥。像我自己作为成年人,对理解性输入就觉得比纯英文输入容易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所以想请教两位老师,对于像我女儿这种大一点的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这两种输入方法是哪一种更适合一些亦或是像刚才原平老师和abby老师说的方法坚持做下去呢?谢谢
A:
你孩子的情况来说,最核心的也是最普遍的,就是听得太少。泛听得不够,对语言的感受比较陌生,当然排斥。
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强泛听的频率,并且讲究选择听的材料。
原则:难度适合,张弛有度;
“大家说英语” 这个材料,我觉得非常好,好就好在:
1. “可理解“的内容设计得很好,杂志中涉及的基本都是日常生活或孩子会感兴趣的话题。而且,
2. 每个话题颠来倒去地反复用不同的方式讲。
3. 语速慢;
4. 音频中有中文解释,而不是翻译。
我建议,在未来1个月的时间,你基本保持每天早上播放一次音频,不询问,不检测,只播放。固定地点放,也就是说,如在餐厅里放,孩子去卫生间,不要暂停,也不要拿着音源追进去。就像背景音乐一样放。某一天没有听,就过掉,每天只听当天的内容。一个月结束,如果你保障90%或以上的音频都播放,上面的“要做的”和“不要做的“事项你都执行好,我们那时再来聊一下那时的情况。
分享:
那天在馆中跟原平老师聊天,原平老师说道:每天坚持听当日的,昨天、前天没时间听也不用纠结,继续向前,就像时间流逝了一样,这种说法我第一次听到,以往经常会因没完成任务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而影响了向前走,这种不纠结的心态真好,使自己每天都能轻装上阵!
分享:
在这里学英语好轻松,看到一些孩子在外面的英语班要背各种单词,课文,上课家长要跟着记笔记,第二周要复课,太恐怖了
Q:
看到两位老师的建议:不背单词,不读,不解释,只是反复的听。吓到了!因为参考书本的建议,我还是给孩子先看了中文,又读一遍,再听音频,确实很费时间,真不知道开学怎么坚持。
但是,不知道对于小学3年纪的孩子是不是也还是不背单词呢?
还是我太急了,积累够了,她自然就会背了?
A:
@丽星 @dooying @买买三 @喻 谢谢回应!我很喜欢和大家来这样互动。有什么顾虑说出来就好!我和Abby为什么反复说要大家轻松起步!因为比起会说英文,大家(成人和孩子都一样)的开启内在学习力和对自己学习方式的认识是更加重要的。语言不是特殊才艺,只要器官正常,智商一般,都是可以开口说话。只要通过正常的习得,一个普通人可以流利掌握2种(或以上)语言。所以大家心态要放轻松,“战略上藐视敌人”,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以往向前。而且,一定要相信只要材料好,方法对,就一定能够“大家说英语”。并且只有这样的信心,才能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不被敌人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不至于过高估计敌人而悲伤失望、停滞不前。
这里借用毛主席的教导,非常贴切。
毛主席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克敌制胜的现实保证。那落到我们这个群这个现实的保证这么做到呢?
1.每天听的材料要执行。要求不高,播放了,听过了就行;2.每周拿出1天,把那天的材料,认真的查阅吃透;按实际预留时间。我相信,一周保持一次,不是个mission impossible;3. 不要求去背单词,但认真吃透的那篇文章,请用手指指读。注意音和形的结合;
目前第一个阶段1-3个月,我们就先实施这样的战术。
大家要相信,不用把英语学习弄得那么悲情。但是,如果只说理论,不去实际操作,永远开不了这个“英文口”的。
分享:
以前认为学英语就是要专门找个时间专心听,否则就显的没在认真学习,看了平原和Abby老师的贴,发现随时都可以听,听英语时间突然变多了,早上起来在吃早点、刷牙洗脸的时候就听完第一遍,再去上班,这种感觉真好!
原平:
英语有它日常生活的部分,也有它学术的部分。我们用对的方式,对的材料就能达成对的效果。
经验分享
Ruth:
@原平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间我们已经是Bookberry一年半的小会员啦这一年半让我感触太多了。刚来时,孩子一岁半,我刚到馆里时特别中意馆里的英文绘本资源,但疑虑很多,毕竟那时孩子的英语是零基础。幸运的是,对那会儿Abby和原平老师说的儿童学习英语的理念,我选择了相信并开始坚定不疑的实施了。孩子一开始很排斥,直接跟我说,妈妈别讲英文。我不放弃!这个排斥阶段大概持续了半年多。现在孩子可以跟我一起看英文绘本,哪怕一直全英文念他也会好好听,听的时候还会跟我中英文夹杂着互动。慢慢的我发现他自然而然的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还很能自己抓住一些出现频率高的英文词汇,平时和我说话也会夹杂他会说的英文词汇。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去教他英语,就是一起读英文绘本,后来还喜欢自己看英文动画片。孩子现在三岁多了,我相信一直坚持下去以后他一定会对英语越来越喜欢的。希望在英语花园的群里能得到更多的滋养,谢谢!
夏子:
真的太棒了,此处应有掌声!让我这种大龄“儿童”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坚持就是胜利跟着原平老师养耳朵
Ruth:
谢谢!我就是相信并且做了!我发现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来的。我对他的英文不抱有非常功利性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种浸透是种滋养。有时他展示出的表现经常让我措手不及,他有时甚至直接蹦他经常听的英文句子出来,但说的不全不完整。我都有点跟不上了。最近几次借书都是六本英文,四本中文。
Doudou:
是啊。其实对于学英文,我也有些话想和大家分享。我从初中上学开始正式学英文,其实进入初中之前,我很喜欢英文,我妈妈会给我听一些英文儿歌,甚至读给我听,(当然,她读的非常不标准,水平也很有限)我觉得这种语言很有意思,所以刚进入初中,我学英文的积极性很高,分数也几乎都是满分,可是我天生记忆力很差,学校里学习的方式经常靠死记硬背,(只要是和背有关的课,除了语文,我基本都是垫底的差)班主任每天早上都要听写单词,听写完毕还要当众报分数,同学们之间也会比来比去。我感到压力很大,而且很无力,甚至自信完全受挫,在后面六年的英文学习过程中,我的英语成绩可以说很差,能上八十分都很少(满分150)可是我很爱读,甚至还参加过英语演讲,不过因为我的严重缺乏自信,还有演讲恐惧症,导致比赛那天我直接空白了。对于英语考试,我甚至在考场上睡着过。。。因为看着那些蝌蚪文实在太困。。。高考前,我爸给我找了个英文老师补习,那个老师很厉害,教了我们很多考试中的诀窍,比如什么题比较拿分,要重点做,阅读题如何寻找正确答案,完形填空如何筛选错误答案,一般考试中会考到什么点,总共可能补习才一两个月吧,我高考的时候英文成绩是115。上大学,糊里糊涂考过一个四级。大学毕业,我从事设计绘画相关工作,几乎没有碰到英文。突然有一天,我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来了一个外国人问我路,大概是去浙大应该坐几路,还和我闲聊问我是不是学生,我比划了半天,连公交车和工作这两个英文单词都想了半天没说出来。。。
再后来遇见Abby原平姐,慢慢开始了解学习英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学习目的,为了考试分数么?为了交流?还是单纯为了学习这门语言。语言是工具,用来交流和学习知识,不应该因为要学这门语言而学习语言,根本目的没弄清楚最后也是瞎忙活。其次目的就带来了学习动力,在绘本馆,英文绘本很多,我的工作要经常接触,加上我很喜欢绘本,刚开始只是因为工作,被听Abby的英文,后来听多了,习惯了,常常看到一本很漂亮的英文绘本,非常想知道它讲了什么,情不自禁会自己拿来读。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方式和选择教材,之前原平老师说的i+1的理论我就不说拉。我是听Abby和原平姐的课,还有她们介绍的资料,现在我自己每天不找点英文来听听都会觉得像少吃了一顿饭一样。
对于单词,我不会每一个都要弄懂,只有妨碍我理解文章意思,或者发音有趣我特别想知道才会去查。然后看得多了,重复得多了,我自然就记住了,单词应该在句子和语境中被记住,而不是单个拿出来,不然还是不会用,更何况一个单词可能会出现好几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中文意思。
分享就到这里。
更多精彩尽在“Bookberry*大家说英语”微信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4条评论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楼主很有经验啊!https://www.xjtv1.com